什么是窗口期

作者:质控科 2024-08-16 151 0 0
        窗口期一般指的是从感染病毒到能检测出相应的抗体的这一段时间,由于检测不到抗体,因此窗口期在临床上无法确诊,但是在血液中往往带有一定量的病毒,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感染,只不过在血中还未检测到。在窗口期的患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每个病毒窗口期的长短,是相对于所采用的检测试剂而确定的。
        以艾滋病为例,目前第三代的检测试剂窗口期为患者暴露后的6-8周,而第四代艾滋病检测试剂的窗口期为暴露后的4-6周。在窗口期内,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比如在艾滋病窗口期内的患者,可出现低热、淋巴结肿大、乏力、腹泻、关节疼痛等等症状。如果怀疑在某一疾病的窗口期,需要做的是定期检测,一般连续检测2-3次,一直到最大潜伏期。
        乙肝窗口期一般情况下不超过八个周,症状也不会太明显,但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怀疑感染乙肝病毒时,建议八周以后做乙肝五项的检查。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所以日常要做好预防措施。
        丙肝的窗口期一般两周至六个月,平均为40天。丙主要经过输血、性、母婴、共用注射器等传播。目前丙肝是可以临床治愈的,根据不同的基因分型,可以选择相应的药物。窗口期因为试剂的敏感性不同而不同,随着灵敏度的增高以及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的应用,病毒的窗口期在未来将会大大缩短。
质控科  成琳
151 0 0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