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为什么是黄色的?
来源:未知来源
作者:成分室
2024-12-12
132
0
0
分享
血液从血管中抽出时是红色或者深红色的,静置或离心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是淡黄色,下层是深红色。那么上层是什么成分?又为什么是黄色的呢?
原来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由于血浆的比重比血细胞低,静置或离心后就在血细胞的上方,上层淡黄色的物质就是血浆。而血浆呈现出淡黄色,则是由于含有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的缘故。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由一分子珠蛋白和四分子亚铁血红素所构成的一种结合蛋白。正常人成熟的红细胞的平均寿命120天左右,衰老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系统破坏,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分解成珠蛋白和血红素。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的催化下,产生一氧化碳、铁和胆绿素。胆绿素经胆绿素还原酶的催化作用,迅速还原为胆红素。胆红素进入肝脏血液后,与血浆清蛋白或a-球白结合成复合体,称为血胆红素。游离胆红素是脂溶性物质,难溶于水,这种复合物既增加了胆红素在血浆中的溶解度,便于运输,又限制了胆红素自由透过各种生物膜,使其不致对组织发生毒性。血浆呈现的淡黄色,就在于其中含有的血胆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