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知多少
来源:未知来源
作者:检验科
2024-11-18
39
0
0
分享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常呈隐匿性感染状态,是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感染HCV后可导致肝脏出现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HCV传播途径主要包括4种,一是血液传播:输入携带HCV的血液和血液制品、重复使用或者使用没有彻底消毒的医疗器械(尤其是针筒和针头)、以共享注射器具方式注射毒品等。二是性传播:病人的精液和唾液中存在HCV,可导致性接触传播。三是母婴传播:HCV可以从受到感染的母亲传播给新生儿。四是其他途径:仍有15%~30%散发性丙肝病例并无输血或肠道外暴露史,传播途径不明。
目前,没有针对HCV的有效疫苗,最佳预防方法是避免接触HCV,主要包括:合理安全用血、安全使用和处理针头和医疗废物、拒绝毒品、拒绝不安全性行为,以及不共用牙杯、牙刷、剃须刀等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如果怀疑自己有可能感染HCV,应尽早到医院进行肝功能、丙肝抗体检查、丙肝病毒核酸(HCV RNA)检测,以及腹部肝胆脾B型超声检查等。
诊HCV感染后,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95%以上的感染者可以完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