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作者:张玉红 2023-04-20 186 0 0
​临床在急救时会有大量输血的情况出现,大量输血后有可能会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枸橼酸钠中毒、出血或创面渗血不止、血管微栓塞、低温反应、细菌污染反应等。有哪些应对措施呢?
(1)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主要表现为: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小时,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头痛、头胀、咳嗽、先咳白痰,以后咳粉红色泡沫痰颈静脉怒张等,严重者在短期内死亡,如有上诉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患者取半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加压给氧,同时给予20%~30%酒精湿化吸氧,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遵医嘱给予镇静、扩血管、强心、利尿药物。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此外,对无贫血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放血200~300ml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2)枸橼酸钠中毒患者可发生肌肉震颤、手足抽搐;严重者血压下降、出血、心室纤颤等。治疗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氯化钙10ml。大量快速输血还应注意高钾血症。
(3)出血如创面渗血不止,伤口持续出血、皮肤淤斑,甚至胃肠道出血,应检测血小板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并根据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缺乏情况补充有关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为预防大量输血可能引起的凝血异常者,可输用保存5天内的较新鲜血,或根据医嘱间隔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悬液。
(4)血管微栓塞由于血液储存1周后白细胞和血小板可以形成微小凝块,输大量这种血时,有微小凝块循环到肺,堵塞肺毛细血管,引起肺功能不全。若用于心脏手术做体外循环,则微小凝块可直接引起脑栓塞。因此,当大量输血时,可采用5天内的血液或采用微孔滤器。
(5)低温反应由于快速大量输入从冰柜中取出的冷血液,如每5分钟输入量达1升时,正常体温将降至30℃以下,可发生心室纤颤。一般抢救输血常不须达到上述程度,如确实需要时,则稍加温后输注为宜。
(6)细菌污染反应其反应的程度因细菌的种类、输血量和受血者的抵抗力不同而不同,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DIC、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死亡率高。一旦发现此类反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将剩余血与患者血标本送化验
室检查、作血培养和药敏试验,高热者按高热患者处理。

质控科 张玉红

186 0 0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