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有哪些及应对措施

作者:质控科 2023-03-30 142 0 0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反应、非溶血发热反应。其次是溶血反应、输血后紫癜、输血后血色病、大量输血后遗症等,较少见的是移植物抗宿主病。为了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输血应加强输血适应症的管理,能不输血尽量不输血,以成分输血为主,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对既往有输血过敏史的病人应输洗涤红细胞,洗涤血小板为主,新生儿溶血症的病人应输重组血液,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HFR)、阻止或延缓HLA同种免疫及血小板输注无效、防止部分输入相关传染病的传播应输滤白红细胞或血小板。
1过敏反应的应对措施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给予地塞米松入滴壶,非那根肌注,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1/1000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并给予补液、升压、吸氧治疗,一般都能有效缓解。
2.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应对措施

反应发生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病情。寒战时给予保暖、镇静剂,发热时可用退热药等对症治疗。

溶血反应的应对措施  发生溶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与医生联系,并保留余血。采集患者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安慰患者,以缓解其恐惧和焦虑;维持静脉输液以备抢救时给药;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防止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记录。对少尿、无尿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如出现休克症状即配合抗休克抢救

4.输血后紫癜的应对措施

增生明显活跃,巨核细胞增多,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给予甲强龙静点,免疫球蛋白静点。

5.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应对措施

发热、皮肤潮红、皮疹、严重腹泻、肝脾肿大等。最高体温达40℃,给予甲氨蝶呤静点,环孢素、强的松口服。复查血常规转氨酶直至正常。

6.输血性血色病的应对措施

输血反应临床上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肝功能损害、糖尿病、心律不齐、心功能不全、性功能减退。临床上输用新鲜红细胞,口服祛铁剂后症状好转。

7.大量输血后反应的应对措施

大量输血后反应常见的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这类反应常见的处理是给养,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遵医嘱给予镇静、扩血管、强心、利尿药物。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等。

质控科  张玉红

142 0 0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