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

作者:质控科 2024-09-09 105 0 0
        血常规报告单一般主要看三大方面,分别是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但具体到每一项,白细胞重点看白细胞的总数,总数正常值是(4-10)×10^9/L,如果<4×10^9/L叫白细胞减少,如果>10×10^9/L,一般考虑炎症或者是白血病的情况。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率,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考虑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大,如果是淋巴细胞的比例增高,考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大。红细胞是用来判断患者是否贫血,看红细胞的计数,再就是血红蛋白的量,血红蛋白一般小于120g/L叫做贫血;血红蛋白在90-120g/L之间叫轻度贫血;小于90g/L叫中度贫血;如果血红蛋白<60g/L叫做重度贫血。
        血小板的正常值是(100-300)×10^9/L,如果是<100×10^9/L叫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有的>300×10^9/L叫血小板增多,要进一步查找原因。
        血常规是最基本的血液检验。临床上血常规检查主要的是解读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红细胞系统,红细胞计数大于正常值时,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原地区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如果小于正常值,多见于贫血、出血。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的临床意义和红细胞计数的意义大致相同。白细胞计数大于正常值时,常见于炎症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以及严重的败血症、药物或者是放射线所致,以及某些血液病等。小于正常值还可以见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化学毒素等引起的骨髓抑制。血小板系统,血小板大于正常值见于原发性的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的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感染、炎症、缺铁性贫血等。血小板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弥散性的血管内凝血等。
质控科  吕永磊



105 0 0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