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简介

作者:献血服务科 2024-03-01 330 0 0

一、什么是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是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的统称。其中已按国际命名法,用罗马数字按发现的次序编号的凝固因子有 12 种(原 13 种,VI 其实是活化后的第五因子而被取消):凝血因子IIIIIIIVVVIIVIIIIXXXIXIIXIIIXIII

此外,还有前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以及来自血小板的磷脂等。因子XIII以后被发现的凝血因子,经过多年验证,认为对于凝血功能无决定性的影响,不再列入凝血因子的编号。因子 VI 事实上是活化的第五因子,已经取消因子 VI 的命名。除 Ca2+ 与磷脂外,其余已知因子都是蛋白质,多具有酶的特性,在血液中处于无活性状态,以保持血液的液体性。只有被激活后才有凝血作用。通常于因子名称后加「a」,以示其为活化状态,如Ⅱ→Ⅱa

多数凝血因子在肝脏合成,且需维生素 K 参与。肝功能损伤或维生素 K 缺损均可能引起凝血因子缺乏,造成出血倾向。亦有因遗传性原因引起缺乏者。

二、凝血因子记忆口诀
二一九八小板三,加钙复合形成团,首先激活十因子:
指内源性凝血途径开始的顺序,F12F11F9F9 F8PF3(血小板第三因子)加上钙离子形成复合物,共同激活 F10
钙五板三成内源:内源性凝血途径中,钙离子、五因子、pf3 和 Ⅹa 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
外源莫忘三七钙:外源性凝血途径中,三因子、七因子和钙离子形成复合物共同激活十因子。
两部激活凝酶原:内源性和外源性两部分都能激活凝血酶原。
纤凝必高成单体:被激活的凝血酶高速催化纤维蛋白原,使之变为纤维蛋白单体。
多聚加固靠十三:凝血酶可激活十三因子,被激活的十三因子能够使纤维蛋白单体相聚合,形成牢固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即纤维蛋白。

(献血服务科 蒋慧)

330 0 0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