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沉淀全称“冷沉淀凝血因子”,是新鲜冰冻血浆(FFP)在低温(1-6℃)解冻后沉淀的白色絮状物,是FFP的部分凝血因子浓缩制品,主要含有因子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因子XIII和纤维结合蛋白。近年来,冷沉淀不仅用于治疗血友病,也越来越多的用于各种手术创伤引起的凝血机制障碍等出血性疾病。
一、临床应用
1、血友病A及获得性因子Ⅷ缺乏症
冷沉淀适用于儿童、轻型成人血友病A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因子Ⅷ缺乏症(获得性因子Ⅷ缺乏症)患者。冷沉淀中的因子Ⅷ浓度相对FFP高,我日从200ml全血制备的冷沉淀中含有因子Ⅷ≥40IU,每单位的容量为20-30ml。由于受患者总血容量的限制,不可能大量使用,只能用于所需输注剂量小的患者。对于中、重度血友病A患者,每次需要补充的因子Ⅷ量大,宜首选冻干的因子Ⅷ浓缩剂或基因重组的因子Ⅷ浓缩剂。
2、血管性血友病 由于目前缺乏vWF浓缩剂,因此血管性血友病(vWD)的治疗目前主要选用冷沉淀。vWD主要是vWF的量的缺乏或质的缺陷导致。采用冷沉淀输注以补充外源性的vWF,可以有效地改善出血症状。但血小板型vWD患者,输注冷沉淀不能有效改善病情,应选择输注血小板制品。
3、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或纤维蛋白原消耗增多(如胎盘早剥、死胎滞留和术后纤溶活性增强等)等患者,由于体内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或质量缺陷,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此时,首选纤维蛋白原浓缩剂治疗;在没有纤维蛋白原浓缩剂时,可选用冷沉淀制品。由200ml FFP制备的冷沉淀中含有纤维蛋白原150-200mg.
4、获得性纤维结合蛋白缺乏症 纤维结合蛋白是重要的调理蛋白。在严重创伤、烧伤、严重感染、皮肤溃疡和肝功能衰竭时,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可明显下降。冷沉淀制品可用于上述获得性纤维结合蛋白缺乏症的患者。
5、局部使用促进创口、溃疡修复 冷沉淀中富含纤维结合蛋白,也可在局部外用,以促进创口、溃疡组织的修复。局部喷洒主要用于角膜溃疡、大面积创面、伤口及部分难愈合的溃疡面。
二、剂量与方法
1、剂量
我国由200ml全血分离的血浆所制备的1单位冷沉淀要求因子Ⅷ含量≥40IU、纤维蛋白原含量≥75mg,1单位冷沉淀的容量要求为25ml±5ml。由于供者的个体差异、加工分离方法及操作处理过程等多因素的影响,每单位冷沉淀实际的容量、因子Ⅷ含量、纤维蛋白原含量及其他成分含量均有一定差异。因此,在临床估计用量时,只能根据具体病情和临床经验大致进行估算。一般常用剂量为2—3单位/10千克体重(1OOml
FFP制备的冷沉淀为1单位),血友病A患者需要补充外源性因子Ⅷ时,根据出血的严重程度,可先计算所需补充的因子Ⅷ总量(IU),其参考标准为:轻度出血10-1 5IU/kg、中度出血20-30IU/kg和重度出血40-50IU∕kg。再根据每单位冷沉淀制品中含有因子Ⅷ约40IU大致估算冷沉淀的用量。例如,体重为50kg的血友病A出血患者出现血尿,按轻度出血给予补充,所需补充的因子Ⅷ总量为500IU (IOIU/kg×50kg),则大约需要输注冷沉淀的量为12单位。由于因子Ⅷ的半衰期是8-12小时,必要时可以隔8-12小时给予重复使用。但对于血友病A患者出血治疗而言,因子Ⅷ浓缩剂为首选制剂。由于该制品纯度高,经病毒灭活工艺处理,故是针对血友病A患者出血安全、高效的治疗药物。
2、用法
冷沉淀的保存、融化条件与FFP相同。由于冷沉淀中的凝血因子Ⅷ不稳定,融化后可快速失去活性。因此融化后必须尽快输注,最好在患者床边进行水浴融化。冷沉淀中的vWF、纤维蛋白原、因子XIII和纤维结合蛋白等活性较稳定,但融化后也应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输注冷沉淀时,应采用标准输血器静脉滴注。由于输注冷沉淀时袋数较多,可事先将数袋冷沉淀集中混合在一个血袋中静脉滴注,也可以采用Y型输液器由专人负责在床边进行换袋处理。
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冷沉淀宜快速输注。使用剂量大时,应充分考虑到输入的冷沉淀中大量血浆的扩容作用。原则上,冷沉淀应选择ABO同型输注。紧急情况下需要不同型相容性输注时,可参考不同型血浆输注的相容性选择原则。
三 、疗效评价
冷沉淀主要用于血友病A、血管性血友病及纤维蛋白原、因子ⅪII或纤维结合蛋白量的减少或质的缺陷引起出血的患者,期望通过补充外源性的凝血因子达到止血目的。因此,在判断疗效时主要依靠观察患者的出血表现是否得到改善,有关止凝血功能的检测指标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止血效果不理想,在患者血容量尚能增加的许可范围内,可适当加大冷沉淀的输注量。在容量负荷增加困难时,对于血友病A.纤维蛋白原缺陷的患者,最好改用单一凝血因子浓缩制品。
四、注意事项
冷沉淀是根据血浆中的因子Ⅷ、vWF、纤维蛋白原、因子XIII和纤维结合蛋白在低温(1-6℃)时能够沉淀成絮状、温度升高再又融化成液态的特性,在低温条件下将FFP解冻,分离出大部分上清液,保留大约20-30ml的血浆和沉淀物,再迅速冰冻至一30℃以下所制备的相对浓缩的混合凝血因子制品。但冷沉淀中有关凝血因子浓度低、纯度差、含量不确定,且保存要求高,要低温保存和运输。
供稿者:献血服务党支部 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