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全面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结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的2022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Equalize”,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确定并发布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
在2021年,全球新增大约15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这使得艾滋病毒携带者的总人数达到3840万。同年,有大约65万人死于跟艾滋病相关的病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警告指出,今后10年世界或将面对770万艾滋病相关死亡。
国家卫健委2019年公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新增8万例艾滋病,其中3000例是学生,尽管整体疫情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但艾滋病仍是报告死亡数居第一位的传染病病种。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国报告现存艾滋病感染者114万例。截至2022年11月底, 我们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累计发现初筛艾滋病抗体阳性者30例,2021年累计发现初筛艾滋病抗体阳性者也有30多例,也曾调查过这些初筛阳性病例者感染途径,现报告如下:
一、涉及面广,新发现病例以城区等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为主。
二、性传播成为主要途径,新发病例感染全部为性途径感染,尤其是同性传播比例逐年上升,青壮年仍是主要感染人群。
三、我们的报告有局限性,因为献血人群的年龄段在18至55周岁,55周岁以上的人群不在报告范围。基于目前现状,预防艾滋病,我们要了解哪些关键知识呢?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淋巴细胞,并会在体内不断复制,逐渐破坏人体免疫功能,引起各种感染和肿瘤等。由于艾滋病可通过性及血液传播,加上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对艾滋病的恐惧,因此会使艾滋病患者的生活、婚姻、工作、社交诸多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哪些行为需要检测?(1)有高危性行为史,包括仅发生1次未使用安全套的异性性行为或男性同性高危性行为;(2)艾滋病感染者的配偶或性伴侣;(3)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者;(4)在非正规医疗单位拔牙、纹身者(过程中可能使用了没有严格消毒的器具);(5)其他情形: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性病患者;准备结婚的伴侣建议婚前检测;孕妇建议在刚发现怀孕时检测;感染了艾滋病的母亲生的宝宝。
什么时候检测?HIV检测要注意检测时限,一定要在窗口期过后进行检测,才能判定是否感染。窗口期是指从HIV感染人体到感染者血清中的HIV抗体、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标志物能被检出之前的时期。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抗体检测,抗体检测的窗口期一般为4-12周。建议在高危行为后4周检测抗体,如果4周结果阴性可以等到8周或12周再检测。一般情况下,如果12周之内没有再发生高危行为,也没有检测到抗体,就可以排除艾滋病感染。需要注意的是:窗口期感染者处于感染急性期,体内病毒载量高,发生高危性行为时传播HIV风险更大。
去哪里检测?(1)各地疾控中心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可以获得免费咨询和检测服务。(2)各地县级以上医院均可以提供检测服务。(3)各地妇幼保健机构和大部分的基层医疗机构也可以提供检测服务。 (4)开展艾滋病预防的社会组织小组可提供检测咨询和转介服务。
什么是HIV/艾滋病窗口期?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血液才会产生艾滋病毒抗体,在此期间抗体检测呈阴性,这段时间称为HIV/艾滋病窗口期。目前关于窗口期的时间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窗口期3个月:由于早期艾滋病研究中,全美艾滋病研究基金会提出了艾滋病窗口期为3个月的观点被世界卫生组织所采纳,并被编写入世界各国的医学教科书,因此这也是很多人查看早期文章、书籍或网络上窗口期3个月的主要出处。
(二)窗口期6周:近年来,由于艾滋病研究的发展以及酶联免疫法等HIV抗体检测手段的不断出现,保守估计,艾滋病窗口期已经缩短到6周。由于该方法可以自动化,不需要人工检测,因此这种方法也是目前很多综合医院最常采用的检测手段之一。
(三)窗口期2-3周:目前,随着第4代艾滋病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HIV急性感染和近期感染的检测窗口期可以缩短到15~20天。因此很多专科医院为了提高早期诊断效率,目前已经采用第4代艾滋病检测试剂盒,可以大大的缩短艾滋病诊断的窗口期,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
采取怎样防护措施呢?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遵守性道德,要洁身自爱,避免有多个性伴侣,抵制性滥交。在性生活时也要注意清洁卫生,患者还要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提高血液安全性和采血、输血的管理,还要尽可能的减少输液和使用血液制品,艾滋病还要控制好母婴传播,可以在孕期阻断,也可以在分娩时阻断,还可以在产后阻断,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感染。如果是紧急暴露的,应在暴露后及早(不超过72小时)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降低感染风险。暴露后预防应当在发生疑似感染行为后的72小时之内服用阻断药,服药越早,阻断效果越好。需坚持服用28 天。
日常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咳嗽、打喷嚏、共用餐具、电话、钱币、办公用品、劳动用具及公共交通工具,共用马桶、浴室、游泳池、床单、衣被等都不会感染艾滋病,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所以公众可以与艾滋病患者和平相处,做到不歧视,才能“ 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 ”
质控科 张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