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0
2024-12-19
艾滋病(HIV)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一般会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染。如果有过高危性行为或者多个性伴侣时,可能会感染HIV。大家知道献血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对身体健康有益,许多人都会定期献血。有人怀疑自己感染了HIV病毒时,会问献血可以检查出来吗?答案是肯定的,献血是可以筛查出大部分HIV的,但不是100%。为什么这样说呢?小编在这里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
一、初筛外在条件的限制
由于许多疾病都会通过血液传播,所以献血的时候,会在采血屋或采血车上进行初步的筛查,血液不合格者是不允许献血的。一般初筛的检测项目包括血红蛋白检测、血型检测、肝功能检测、血液传染病检测包括乙肝、梅毒、HIV等,这种初步筛查也能把大多数HIV感染者筛查出来。但是检测条件有限,所以容易出现漏检,尤其是有一些人正处在“窗口期”,通过试纸检测可能无法检测是否携带有HIV病毒。
二、“窗口期(WindowPeriod)”的存在
病毒刚进入人体,也就是感染初期时,病毒有效浓度比较低,可以逃脱现代检测技术的检测,结果可能为“假阴性”。然而,这并不代表没有感染病毒,更不代表没有传染性,主要是因为有“窗口期”的存在。“窗口期”具体指的就是从HIV病毒进入人体,在血液中开始不断复制,直至产生足量的、能用检测方法捕捉到,检测出HIV病毒之间的这一段时期。
随着检测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发展,“窗口期”也不断地在缩短。最初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玛蒂尔德-克里姆博士(MathildeKrim, Ph. D)所领导的全美HIV研究基金会(AMFAR),提出了HIV“窗口期”为3个月的概念,该研究成果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所采纳,同时被编写入世界各国的医学教科书。如今,相关抗体和核酸检测技术逐渐普及,病毒检测能力也不断提升。世界卫生组织又再一次宣布HIV“窗口期”缩短为14~21天。一般不会超过3个月,极其少见的情况下也不会超过6个月。
三、血液初筛和复检检测手段的差异
为缩短大家献血等待时间,提高满意度,献血初筛一般采用抗体检测技术,大大提升了献血效率。特别是在街头献血屋或流动采血车上,受环境空间限制,不适合采用其他大型设备的检测技术,这可以筛查出部分可疑的感染者。血液采集完毕后,需送至检验科做进一步集中化复检(抗体和核酸检测),可进一步筛查出部分可疑感染者。两种检测技术的区别为:
1、抗体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ELISA、化学发光法或免疫荧光法等。通常情况下,HIV抗体检测是HIV筛查的主要指标和诊断的金标准。通过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HIV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HIV。这种方法通常在感染后数周到数月内就能检测到抗体。无论是初筛试验,还是确诊试验,本质都是检测HIV抗体。当初筛试验为阳性,确诊试验也为阳性时,即可确诊。如果结果呈阴性,说明一般没有感染HIV病毒,但也可能是处于窗口期,需要多次复查明确。这期间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还需要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需要进行PCR来扩增病毒DNA或RNA的数量以进行检测,确认血液中是否存在病毒核酸,能够更早地发现是否感染。本方法可以分为定量检测和定性检测两种。血浆中病毒载量可以直观地反映疾病进展,病毒载量越高,疾病进展越快,传染性也越强,因此常被用于评估疾病进展和疗效。由于HIV核酸是最早可检测的感染标志物,因此也被用于HIV感染的辅助诊断,初筛阳性,病毒载量定量大于5000拷贝/毫升,可辅助确诊,但核酸检测阴性并不排除感染。
所以,对于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应及时去医院及疾控中心就诊,定期进行HIV病毒相关的检测。一旦发现有HIV感染的明显症状,应及时就医。目前普遍认为HIV不可治愈,但早期发现且进行规范治疗,HIV患者寿命可接近正常人群。
HIV相关知识链接:
艾滋病(HIV)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发的全身性疾病。常见类型包括HIV-1型和HIV-2型,其中HIV-1型在中国居主导地位。HIV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未经治疗的感染者在疾病晚期易于并发各种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主要高危人群包括男同性性行为者、静脉注射毒品者、与HIV/AIDS患者有性接触者、多性伴人群、性传播感染(STI)群体等。
该病临床症状、并发症等多种多样,分布在急性期、无症状期和HIV期。疾病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等。晚期患者常常患有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如链球菌性肺炎、肺孢子菌肺炎、弓形虫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卡波西肉瘤等。HIV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经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
目前尚无根治的有效药物,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地抑制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使患者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并维持免疫功能,同时降低HIV感染与非HIV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种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被广泛应用,同时也需要进行一般性治疗及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以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质管办 古晓鸽)